職業複盤:教科書層級的高維度視角
99%的股民根本不知道怎麼複盤。今天,我將為大家展示什麼是職業複盤,帶你從高維度視角理解市場,堪稱教科書級別,全網獨一無二。同時,我會告訴你複盤這件事為什麼重要,為什麼難。
這個內容對新手來說可能短時間內難以完全消化,建議收藏反覆學習。下面,我將從我的「週期論」角度,拆解複盤的核心邏輯,希望大家認真聽,理解其中道理。
第一點:為什麼要翻股票?
翻股票的核心目的是什麼?是觀察市場價格變化。勤翻股票是緊跟市場價格變動的唯一方法,也就是我常說的「如是觀照」。
為什麼要緊跟市場價格變動?
拍腦袋瞎買行不行?答案是不行。下面我用「週期論」來解釋:
週期論核心觀點:情緒變化永遠落後於價格變化
- 情緒是大眾人群的觀點,而觀點最終會轉化為行動:看好就買,看空就賣。
- 大眾注定虧錢,因為他們的行動是「後知後覺」的。
- 想賺錢,就要走在大眾前面。那麼,大眾前面是什麼?是市場價格。
市場價格總是領先大眾認知:
- 股票往往在大眾看不懂時開始上漲;
- 等大眾看懂、看好買進時,股價往往已經見頂。
從上漲到見頂的過程,就是大眾逐步認可股票邏輯的過程。所以,道理很簡單:先手賺後手的錢。要成為先手,就得是大眾中的「先知」。
如何成為先知?
只有一個辦法:翻股票。
- 翻股票看的是價格變動;
- 透過價格變化發現市場訊號,找到已經開始上漲的品種;
- 再研究背後的邏輯,才能成為先知。
當你買進後,等後知後覺的人認同你的邏輯、追隨股價趨勢、願意抬轎,你就賺到錢了。市場上很多人甚至不講邏輯,只認趨勢:漲就追,跌就砸。所以,先知先覺者買入,價格起勢上漲,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看漲隊伍,股價持續上漲,直到大眾購買力透支,所有看好的人都買了,賣盤壓過買盤,股價見頂。
核心結論
**勤翻股票,找到上漲的股票並參與,這是交易者的真理。 ** 翻股票讓你緊貼市場脈搏,比大眾行動更快。關鍵字是:比大眾行動快。能力的本質就是走在大眾前面,而這背後的邏輯根基就是周期論的核心:情緒變化永遠落後於價格變化。 記住這句話,它能解釋所有價格變化的過程——上漲如此,下跌亦然。
第二點:怎麼翻股票?
道理明白了,但具體怎麼翻?我來梳理清楚。
提升認知是唯一出路
做股票想賺錢,只有一條路:提升認知。很多人聽這個聽那個,喪失思考能力,結果注定失敗。 提升認知的第一步是什麼? 翻股票。不翻股票、不做功課,怎麼知道市場發生了什麼事?
翻股票的目的
全面了解市場,聚焦兩個面向:
- 風險在哪裡:虧錢效應(資金流出的地方);
- 機會在哪裡:賺錢效應(資金流入的地方)。
如何看虧錢效應?
- 看跌幅榜和階段跌幅排名,找到資金流出的地方。
如何看賺錢效應?
- 看漲幅榜和階段漲幅排名,找到資金流入的地方。
如何看資金流向?
- 看成交量排名:
- 市場成交前50或前100的股票集中在哪些板塊?
- 看板塊的量價變化:哪些板塊量價提升?
- 板塊量價提升具有整體性和穩定性,趨勢更可靠,是尋找主流板塊的過程。
操作原則
- 不偏離主流,圍繞主流板塊操作。
個股角度的翻法
- 看漲幅榜、跌幅榜、成交量榜、階段漲跌幅度;
- 結合賺錢效應、虧錢效應、資金流向,以及當前的政策、宏觀背景、消息面、產業邏輯,綜合判斷;
- 找到市場上最強的品種(及其相關品種能否跟進)和最弱的品種(及其相關品種如何規避)。
什麼是「相關品種」?
就是股票的標籤。不同股票有不同標籤,例如:
- 題材股、莊股、情緒股、合力股、趨勢股、機構股;
- 歷史股性好/差、科技股、週期股、消費股;
- 同一板塊、同一梯隊等等。
**功課越足,標籤越準,對市場的掌握越全面,買賣越有依據。 ** 當你心裡有底,就不用到處找“心理按摩”,知道哪些股票好、哪些股票差,不用依賴別人給你信心。
量價關係
- 量是為價格服務的,價格趨勢是核心,量是輔助技術分析的工具。
- 舉例:
- 縮量一直漲,放量要小心;
- 放量一直漲,縮量要小心。
- 最終結果:只要價格上漲、趨勢向上,就是好的。
舉個例子
看美股英偉達走勢,它對國內產業鏈影響大。每天看它收盤價即可,幾個人會注意它的量能? 價格是最重要的。
第三點:整體視角
市場是個大整體,分為大盤、板塊、個股:
- 個股是個體,運動有偶然性;
- 板塊和大盤是整體,運動有群體性;
- 個體依托整體趨勢,龍頭、腰部、底部股票大多是板塊趨勢的先行者。
警惕「只看上證」的誤區
很多大V只盯著上證分析,既蠢又壞。市場是有結構性的,上證只代表上證:
- 2013年創業板大牛市,板指數漲1.5倍,上證同期下跌,天天看上證只會踏空;
- 目前從“大基建時代”轉向“智慧製造時代”,老周期股的上證必然跑不過科技股。
重要提醒(默念三次): **看上證耽誤賺錢! ** 這打擊了抖音80%主播的觀點,也希望散戶提高一點認知,別再被低級忽悠收割。
第四點:知己知彼
做好股票,不只要研究市場,也要研究自己。 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你和市場都是研究對象:
- 明白自己的手法是什麼;
- 從自身優勢出發,在理解市場波動的基礎上,選擇舒適的切入點;
- 了解自己的優缺點,克服缺點。
第五點:為什麼分析師做不好股票?
賣方分析師和股評家大多做不好股票,為什麼?
- 他們不翻股票: 分析師賣的是策略,寫報告是職業,但做股票不是。他們主觀性太強,喜歡預判邏輯,卻忽略市場價格的客觀現實。
- 市場價格是唯一標竿: 任何分析(宏觀、微觀、基本面)都必須服從資金選擇,而資金選擇體現在價格變動。
聰明之舉是:緊盯價格變化,再找邏輯。價格變動是團體運動的結果,個體預測沒用。即使有先知先覺者先動,若邏輯不被市場認可,也走不遠。
總結:翻股票的重要性
- 每天複盤,追蹤價格變化是做好股票的關鍵;
- 特別是短線交易者,每天至少翻500-1000檔股票;
- 別看上證,尤其是在這個科技成長股的時代。
兩點補充
- 全網獨家:如此詳盡的複盤說明書,全網難找第二個。但這只是基礎規律,細節還需你自己去發現。
- 沒有捷徑:投資想穩定獲利,只能靠自己。我只是幫你打開這扇門。
一句話重複念三次: 翻股票!翻股票!翻股票!